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这是美联储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也是2025年的首次降息,标志着美联储在维持利率不变九个月后,重新开启降息周期。
尽管美国核心PCE通胀率仍达2.9%,连续三个月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水平,但就业市场的明显放缓,促使美联储采取了此次降息行动。
此次决策以11票赞成、1票反对获得通过。唯一反对票来自新任美联储理事、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他支持更大幅度的50个基点降息。这反映出美联储内部在应对就业放缓与平衡通胀风险上存在意见分歧。
随着政策决议同步发布的点阵图,揭示了官员们预计到年底前将再降息50个基点的预期。细节点阵图显示,19位官员中9位预计年内再降两次,6位认为应维持利率不变,而另有1位甚至主张加息,这种显著分歧预示着未来政策路径仍存在变数。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表示,此次降息是“风险管理决策”,承认正在把政策重点从通胀转向就业。他指出,"可能加征的关税措施"是导致劳动力市场放缓的因素之一,同时暗示修订后的就业数据表明劳动力市场"不再如先前预期般稳固"。
美联储决策公布后,美元指数下跌0.13%至96.48,美股标普500指数上涨,美国国债收益率由升转跌。美联储此次降息决策及对未来货币政策的指引,将对全球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重要声明:上述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出自百利好,转载请注明。